36.爱如何能遮掩许多的罪?

Q


 

如果您周五收听了我们的节目,就知道我们查看的经文是《彼得前书》3章8节。在这节经文中,彼得呼吁基督徒要竭力追求彼此"同心"。但我们也看到,这种 "同心"不是统一。我们的思想尽不相同,这意味着基督徒的合一必须靠爱来维系,而不是单靠统一的思想。心里若没有至关重要的爱,合一就不可能发生。

说到爱以及爱如何使人合一,彼得稍后又在同一封信中说道,爱"能遮掩许多的罪。"我们的爱能遮掩罪。彼得在《彼得前书》4章8节中指出了这一点。但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两位听众想要知道这个答案。来自亚特兰大的达斯汀问道:"约翰牧师,爱如何遮掩许多的罪?什么罪?它遮掩的是谁的罪--是我的罪,还是我所爱之人的罪?"同样的,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艾伦也问道:"约翰牧师,彼得在这段经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我们是通过爱来遮掩自己的犯罪倾向,还是通过不回击他人来遮掩他们的罪--也就是说,饶恕他们而不是加以报复?"约翰牧师,您想对达斯汀和艾伦二位听众说些什么吗?
 

派博牧师回答:
 

《彼得前书》4章7至8节:"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接下来就是关键句--"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让我们先来查考旧约中的几段经文,了解一下彼得所说的"遮掩许多的罪"的背景。 

 

1.旧约背景

 

比如,这是一节最相近的经文--《箴言》10章12节:"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你可以看到"爱能遮掩一切过错",与彼得所说的"爱能遮掩许多的罪"是多么地相似。那么这句箴言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对比是恨与爱的对比。恨让人挑启争端,而爱则会遮掩过错。遮掩过错的反面就是挑启争端。

我认为"争端"指的是,当你不遮掩他人的过错,而是试图尽可能多地揭露他们的过错时将会发生的事情。你总是留意到他人的缺点、失败和不完美。你总会指出一个人身上的诸多缺点,以引起众人的注意,挑启争端。根据《箴言》所说,这就是仇恨所做的事情。

与之相反的是,你不急于把他人的缺点和失败公之于众。你也不急于引发众矢之的和挑启争端。相反,爱会寻求另一种方式,相对静默无声地处理缺点、失败和过犯。
当然,你必定知道有些罪必须公开处理--比如,性虐待或者某种形式的暴力。但你也知道,人们的言行举止会成千上百次地得罪人,或是显出自私、骄傲或者低俗,需要我们以低调不张扬和满有恩慈的方式来处理。我想这就是保罗在《加拉太书》6章1节所说的意思:"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换句话说,你不会在人群中大肆宣扬这个人的过错。你会尽你所能,默默地、私下带领他悔改。或者出于某些原因,你不适合与他当面对质,干脆就放他一马,然后期盼并且祈祷,你所表现出的宽恕其罪的恩慈,会在美好的时机中带来美好的果效。
 

 

2.“遮掩”的两种方式

2. 自由

 

 

“遮掩过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简单地 “放下它,宽恕它”,这在《箴言》19章11节中有所提及:“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这就是“遮掩”的第一个含义--宽恕。你看见了他人的罪,但出于爱,你不介意、不恼怒、不受伤,并且期盼着因你存心忍耐、宽恕、耐心地对待伤害(也许是针对你的伤害),会结出使人改变的果子。

另一层的意思是,心存忍耐的你可能会以一对一的方式默默地与这个人积极来往,引领他寻求悔改。我们不应该妄下结论,认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就是不与其有任何交谈。爱愿和平,不愿冲突。爱愿圣洁,不愿行恶。爱愿犯罪之人得益处,而非公开报复。
在“遮掩”的这两层含义中--“宽恕”和 “默默地善待罪人”--都有饶恕的灵在其中做工。我们在《诗篇》32章1节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在这节经文中,遮盖与赦免是并列的。遮盖就是为了罪得赦免所做的努力,让罪不再破坏关系。
现在,让我们回到《彼得前书》4章7至8节:“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根据旧约的背景,以及接下来我们马上要查考的新约类似经文,这里所遮掩的罪正是基督徒肢体的罪。不是你自己的罪,也不是教外之人的罪,而是基督徒没有活出圣经上的公义之道的罪。
 

 

3.保罗同样的教导

2. 自由

 

 

当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开始在新约全书中看到这种爱的工作。遮掩过错的教导随处可见。例如,《哥林多前书》13章1至5节中说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计算人的恶。” 这个英文圣经版本是《新美国标准圣经》,这个翻译很好。“不计算人的恶”,不就是“爱能遮掩过错”吗?爱不会计算人的恶。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1至5节还说道:“(爱)不轻易发怒。”这句话的意思如同“宽恕”和“遮掩”。这不就等于说“爱能遮掩怒气”吗?

然后他又说,“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7)。那么,“包容和忍耐”意味着爱不会张扬你的缺点和失败,让你颜面尽失。爱会包容它,忍耐它。这就是遮掩,而不是摇旗呐喊地说:“嘿,各位,看我发现了什么。吉姆是个失败者--他得罪了我。玛丽是个假冒为善的人--她伤害了我。”这不是包容和忍耐。这也不是遮掩。

在《歌罗西书》3章13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遮掩的工作,保罗对信徒说:“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因此,包容、饶恕意味着,即使别人得罪了我、伤害了我、惹怒了我,我仍选择不报复。相反,我要遮掩他人那些造成伤害或者惹怒人的过错。

 

 

4.被基督遮盖

2. 自由

 

 

与新约《彼得前书》4章8节最相近的经文,是《雅各书》5章19至20节,它使人更加明白关于遮掩的真理:“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这里说到如果一个信徒偏离了正道,他就快要离弃信仰了。雅各继续说:“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你要去找你的弟兄。你私下恳求他、与他交流、为他祷告、与他分享,你就会赢回他。最后,雅各以此作为结束:“……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换句话说,当我们以恩慈的心寻找一位失迷的弟兄或姐妹,并且赢得他们,使他们信服真道时,他们就会从完全失丧中得救。当他们站在耶稣的宝血之下,他们所有的罪过不仅被我们自己的忍耐、包容和宽恕所遮盖,也被耶稣的宝血所遮盖,这就是为什么雅各说你们会救他们的灵魂。

 

因此,我认为可以这样说,当我们遮盖那些得罪我们之人的过犯,而非报复他们时,其实是在向他们表达基督用祂的宝血遮盖了他们的罪。这样,他们若因我们的恩慈和遮盖,而将他们的信心安息在基督里,他们就会经历到在基督里罪得赦免的最终恩慈和最终遮盖。
 
分享给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