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能刷两个小时手机,却读不进十分钟圣经?

zxfy

神赐予我们专注力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虚假、伪装和暂时的事物后避开——这样我们才能定睛真实、稳定和永恒的事物。

我们很容易分心,这是我们受造物特征的一部分;我们很容易被虚荣和琐碎的事物所诱惑,这是我们罪性的一部分。

我们在主里的喜乐很容易消失。我们沉溺于虚荣,以数字垃圾食品为食,导致味觉被改变,情感逐渐枯萎。

独立学者布拉德·利特尔约翰(Brad Littlejohn)解释说:“的确,强迫症购物者、游戏玩家或脸书用户,可能是在试图填补他们生命中神才能填满的空洞,或是用狂热琐碎的白噪声来淹没他的呼召。但是,正如一切恶习与美德那样,这里存在着某种反馈循环。我们越是躲进分心的避难所,就越习惯于肤浅的刺激,对快乐就越麻木。我们失去了停下来深入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单纯为美本身而惊叹的本能,失去了对比赛、故事或人的激情。”

通过在手机中寻求琐碎的快乐,我们正在训练自己渴求更多这种肤浅的愉悦。

而最严重的是,“我们要么出于恐惧和内疚,不再以神这位一切善事之源为乐,继而逐渐对他所赐予的一切美好事物失去感知力,直至对任何人或事都漠不关心,最终迷失在这片刻的消遣中,而这些就成了我们唯一所知的‘快乐’;要么让自己无意识地沉溺于周围的分心生态系统,直到彻底忘记真正专注于一首诗或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利特尔约翰说。

“当深度享受的能力被破坏殆尽后,我们很快也会失去享受神的能力,因他需要我们长久的专注。”

 

专心读经

这些心灵层面的影响后果令人窒息,但正是在这里,宇宙性旨意与个人纪律相遇。我们蒙召要摒弃长期养成的刷屏习惯,以便细细品味永恒的真理,因为圣经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书。可以说,基督徒(或许是大多数基督徒)的读写能力已经衰退至此种程度,圣经俨然是我们此生将尝试独自阅读的最古老、最冗长、最复杂的书。同时,数字时代的种种试探和诱惑在不断诱使我们放弃这项艰难而持久的深度阅读,转而投向可快速浏览的即时而浅薄的内容。

读经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但我发现圣经呼召我一生专注其中,因为它给了我极大的安慰与盼望。读经不是要“完成”的任务,圣经不是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也不是一本供人随意浏览或浅尝辄止的消遣文学。它为我们开启了聆听神声音的大门,不论是独处还是在团qi中。它的意义之深远不可测度,与现实的关联永无穷尽。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启示的世界,我们据此生活和行走。这本书启示了生命的道,渐进地揭示了神的救赎计划。事实上,“神对宇宙的全部旨意都在这本书上。如果这本书失败,一切都将失败”。

因此,粗读圣经是错误的,对此新约神学家丹尼尔·多里亚尼(Daniel Doriani)指出了三点原因。

首先,圣经的目标是门徒训练,即不断塑造和重塑我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这一动态过程永远不会结束,因此我们的读经也永不结束——蜻蜓点水式地浏览毫无益处。

其次,圣经作者一再警告我们,人会以各种方式拒绝、歪曲或误解这本书。圣经本身的严厉警告提醒我们要慢下来,带着谨慎、祷告、严谨和迫切的心来读它。

第三,“启示圣经的神和圣经的人类作者们不是通过直截了当地命题式说教来实现他们的目的,而是通过诗歌和颂词、隐晦的格言以及半隐半现的叙事。”换句话说,“我们读者不是在接受口述信息,而是在比喻的海洋中遨游。”而要领会这些比喻的奥秘,我们必须毕生潜心研读这神圣的文字。

 

(自)控达人

奥多诺万指出,只有慢慢阅读古老的圣经,我们才能充分享受到写作的益处。“(数字世界)中转瞬即逝的信息并未体现出文字交流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在于跨越时空阻隔、开启历史和地域的视角,而这些是即时互动无法企及的。”社交媒体太新、太现代、太过贴近、太像我自己,让我无法汲取文字最深的影响力。
要想改变自己并接受挑战,我们需要古书带来的清新海风,正如C. S. 路易斯(C. S. Lewis)所说。我们需要在这本古老典籍中找到圣灵赐生命的劲风。当谈到严肃阅读时,忠心的教会虽与世俗文化相悖,却因此立于蒙福之地,因为扎实的释经式讲道本质上就是健康的慢读模式。

在智能手机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即时信息的狂轰滥炸:脸书更新、博客帖子和突发新闻。然而,对我们的灵魂最重要的却是本古老的书。阅读神的话语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因为它需要的是关系性阅读:不是鸡尾酒会上的肤浅闲聊,而是如婚姻誓言般的圣约式专注。神的话语是一个邀请,引导着我们的情感和欲望。我们的挑战在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严肃阅读。

那么,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自控达人才能抵挡住精心设计的分心棉花糖呢?是那些相信《哥林多后书》4 章 18 节的人,他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这一挑战要引领我们走向下一章。


作者:托尼·赖因克   摘自:《手机改变你的12种方式》

点击下图了解书籍详情